> 饲料百科 > “白日忽沦没”的出处是哪里

“白日忽沦没”的出处是哪里

“白日忽沦没”的出处是哪里

“白日忽沦没”出自明代揭轨的《东征(二首)》。

“白日忽沦没”全诗

《东征(二首)》

明代 揭轨

郊野积玄阴,白日忽沦没。

惊风西北来,虏骑何驰突。

悲君贞白姿,永诀在仓卒。

玉颜膏野草,何处收汝骨。

恩爱岂不怀,贞烈谁能越。

萧条风尘日,纪载多所阙。

曷以照君心,惟应城上月。

《东征(二首)》揭轨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东征(二首)》是明代诗人揭轨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郊野积玄阴,

白日忽沦没。

惊风西北来,

虏骑何驰突。

悲君贞白姿,

永诀在仓卒。

玉颜膏野草,

何处收汝骨。

恩爱岂不怀,

贞烈谁能越。

萧条风尘日,

纪载多所阙。

曷以照君心,

惟应城上月。

中文译文:

郊野上笼罩着浓重的黑暗,

白昼突然消失不见。

惊风从西北方向吹来,

敌骑奔驰,威胁何其突然。

悲叹君主的纯洁美丽,

在匆忙中永别。

你如玉般的容颜,沾染了野草的黏稠,

不知葬在何处。

恩情爱意难以舍弃,

忠贞坚贞谁能超越。

世间的风尘日子无常,

记载中有许多缺失。

为何能照亮君主的心灵,

只有城楼上的明月能够回答。

诗意和赏析:

《东征(二首)》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的景象。诗中以郊野为背景,通过描写黑暗、突然袭来的风和敌骑的奔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性。诗人表达了对君主的思念和悲伤,强调了君主的纯洁美丽和忠贞品质。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对风尘日子的忧虑,并寄望于明亮的月光能照亮君主的心灵。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君主的敬爱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对战乱的描绘也带有一种忧虑和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以平仄和押韵工整,节奏流畅,给人一种凝重而悲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