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斯患不能”的出处是哪里
“于斯患不能”出自宋代方回的《乙未六月大暑》。
“于斯患不能”全诗
《乙未六月大暑》
宋代 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乙未六月大暑》方回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乙未六月大暑》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暑时节的炎热和人们无法改变的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逆境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诗意:
这首诗以时间和自然现象为背景,通过描述大暑时节的高温天气,表达了人们对炎热的痛苦和无法改变自然规律的无力感。诗人提出了在逆境中保持无欲无求的态度,并呼吁人们关注雨水的重要性,暗示着冰雪融化的过程。最后,诗人强调人类的力量和努力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依靠。
赏析:
《乙未六月大暑》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平分天四序\"指的是四季均匀分布,没有偏差。\"最苦是炎蒸\"表达了夏季酷热的苦楚之感。\"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表明了诗人在逆境中保持淡泊无欲的态度,但也承认自己无法完全摆脱困境。\"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通过呼唤雨水来表达对自然界循环变化的关注,暗示了冰雪融化的过程。\"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强调人类的力量和努力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依靠。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人们在面对逆境时的无奈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呼唤人们保持平和的心态,关注自然,努力奋斗,实现自身的价值。这首诗既抒发了个人情感,又具有普遍性的人生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