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饲料百科 > “宾鸿带将寒去”的出处是哪里

“宾鸿带将寒去”的出处是哪里

“宾鸿带将寒去”的出处是哪里

“宾鸿带将寒去”出自宋代胡翼龙的《徵招》。

“宾鸿带将寒去”全诗

《徵招》

宋代 胡翼龙

苹花又绿江南岸,宾鸿带将寒去。

几许落梅愁,渺暗香何处。

一春长是雨。

剩费却、翠篝沈炷。

冷隔帘旌,润销窗纸,有人吟苦。

燕垒渍芹香,画堂永、关心去年情绪。

愁压曲屏深,更小山无数。

溅裙前事误。

□□□、□□□□。

□朱阑,不了销凝,移损秦筝柱。

《徵招》胡翼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

徵招

苹花又绿江南岸,

宾鸿带将寒去。

几许落梅愁,

渺暗香何处。

一春长是雨。

剩费却、翠篝沈炷。

冷隔帘旌,

润销窗纸,有人吟苦。

燕垒渍芹香,

画堂永、关心去年情绪。

愁压曲屏深,

更小山无数。

溅裙前事误。

□□□、□□□□。

□朱阑,不了销凝,

移损秦筝柱。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翼龙写的,描绘了江南岸边苹花翠绿的景色,同时带有寒意的宾鸿南飞。诗人触景生情,感叹落花的愁苦,香气又如何隐匿。一整个春天都是雨水,仅剩翠篝沉炷的寥寥余烟。冷风吹过帘旌,润湿窗纸,有人吟诗抒发苦闷之情。燕垒上的芹香被滴湿,画堂中永远关注着往昔的情绪。忧愁压迫着曲屏的深处,连小山也数不尽。意外溅到裙子上的往事,让人心乱如麻,无法收拾。最后两句无法辨认,可能是缺失的部分。朱阑无法阻挡,销磨已成,移动损坏了秦筝的支柱。整首诗以花、沉炷、香味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中的愁闷之情。

该诗运用了描写江南春天景色以及表现诗人内心情绪的手法,以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了寂寞悲愁的意境。描写细腻而深情,通过景物的象征和暗喻,展示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往事遗憾的感触。整首诗以苹花、落梅、香气等形象描绘江南春天的景色,以及翠篝沉炷、帘旌、窗纸等形象表达诗人内心的忧愁之情。启示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思,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眷恋和对生命的感慨。